中等个头,黑色镜框,含蓄内敛,这是刘忠桥给人的第一印象。交流时,他语调温和,或深入浅出地说明,或幽默十足地讲解,眼里全是阳光,笑里充满坦荡。
2023年天津公司新年工作会议上,刘忠桥作为2022年集团创新先锋奖获得者接受了表彰。他说:“我是中天数字化建设蓬勃发展的见证者,更是中天事业稳步向前的受益者和参与者。从学校到职场,从懵懂小白到技术高工,很荣幸能成为中天的一分子!”
初遇·结缘 融入中天
“人在做事中一旦做出情感来,做出意义来,那么所做的事就成为了事业。”
谈及过往,他把思绪拉回到8年前的那个冬季。2012年,土木工程本科毕业的他来到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。根据专业对口方向前往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担任结构设计师,从事结构方案确定、计算分析、施工图绘制等工作,然而工作了一两年,由于传统设计院业务形式局限性大、工作内容单一、提升空间小,他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十分迷茫,于是便想要另谋出路,寻求新的突破。刘忠桥的目标十分明确,就是要找一家入职后能够接触到建筑行业前沿技术的公司,但这样的企业很少,得碰运气。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,当时恰逢中天转型升级,BIM技术在集团内部刚刚兴起,中天建设集团天津公司计划组建成立设计中心,正在广泛招揽相关专业人才,刘忠桥一看和自己的要求完美契合,立马毛遂自荐,就这样在2014年的第一场雪,刘忠桥加入中天,成为了一名新手BIM工程师。
初到中天,刘忠桥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学校里所学的和之前从事的工作与真正的BIM深化设计有很大的差距,信息模块的创建、Dynamo程序的编写、可视化的表现......面对这些新领域时常也会充满无力感。
“那段时间对我来说,既是一种艰苦的‘精神蜕变’,也是一场难得的学习机遇。”说到这的时候,他笑了,并摸了摸自己的头,“那时候压力大、休息少,都开始有白头发了。我一边虚心请教,一边恶补短板。”虚心的人运气都不差,刘忠桥快速融入团队,工作时间向同事请教,下班时间在网上自学,对专业知识的渴求如痴如醉。与书籍为伍,与星夜为友;同日程竞速,与时间赛跑,短短1个月时间刘忠桥就已经能够胜任BIM工程师的工作,专业水平和格局视野都有了迅速提升。
成长·闯关 攻坚克难
时间划拨到2016年底,刘忠桥迎来了他加入中天以来的最难忘的一次职业大考。天津公司承建的现代国金中心项目根据图纸设计要求,需要采取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底板施工,该项目的底板共分为三块,厚度分别为2.3米、2.8米、1.2米,如此厚的底板,一旦处理不好出现裂缝,必然造成非常大的损失。
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刘忠桥秉着“要么就不干,要干就干好”的一股韧劲,先到城建大学向专业老师咨询、去其他单位学习取经,通过建立三维信息模型,对不同施工阶段水化热进行分析,将结果与传统笔算进行对比分析差异,验证取消导热管的可行性;并充分利用起每一块碎片时间,翻查以前的项目资料和网络论文资料,分析总结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底板裂缝出现的各类原因;再逐一透彻分析关键因素,从不同角度进行施工方案模拟推演,不断优化;最后形成交底视频,清楚直观地展示各项操作步骤和施工控制要点,确保方案落地。如此,既解决了技术难题,又刷新了施工进度,在随后的建设中,该项技术成果还荣获了全国QC竞赛二等奖的好成绩。
“进步一点,成功一点,更有信心一点!”这是刘忠桥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星河国际商业中心项目是集团科技推广示范项目,且成功召开了天津市文明工地观摩会和天津公司区域技术交流会。项目开挖时,由于基坑西侧止水帷幕未隔断第二承压水层导致出现了突涌;且项目有一坑中坑距离支护结构只有9米,开挖后还导致了支护严重变形。了解情况后,在公司总工程师李克江的指导下,他马上建立三维模对施工方案反复进行推演,最终确定通过坑内增加26口钢管井,坑外增加17口钢管井,开启减压井释放水压;并采取回填、补打拉森钢板桩、补打高压旋喷、坑内注浆四项措施,有效解决风险,确保项目顺利进行。此后,他的劲头更足了,只要有时间,就会琢磨哪个环节可以优化,于是又参与解决了“环梁下狭窄空间外墙浇筑困难、超深基坑非同步施工转换支撑施工困难、浅层地表无截水措施应对”等技术难题。
积累·提升 业精于勤
“学习是缩短与别人差距的最好办法,唯有不断学习,才能快速成长成才,了解和掌握BIM领域的专业知识,更好适应行业发展和岗位变化。”
刚入职中天,部门内与他同期的新员工共有四人,其中两个是建筑老八校的高材生,一个是经验丰富的熟手,他作为一个懵新小白,满满的压力感扑面而来。为此,他不断告诉自己,加油干吧,能与优秀的人共事,更能快速提升。
提升第一步,先从“头脑”开始。刘忠桥通过专家咨询、查阅各类线上线下资料、研读大量专业文献等途径,填补新的专业知识空白;并利用工作之余学习,先后获得了一级建造师、高级工程师、BIM建模师、全国BIM技能等级考试一级证书。
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,刘忠桥也善于提炼总结形成知识积累,积极申报内、外部科技成果。时至今日,他完成了《基于BIM技术的PC构件生产链信息化管理研究》课题的核心内容研究及成果总结,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《装配式建筑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研究》;还完成了《基于BIM的华润万象城项目智慧建造创新应用》、《BIM技术在星河国际商业中心项目施工阶段综合应用》、《洞庭路项目施工阶段模块化BIM技术综合应用》三项BIM技术应用总结,分别获得中施企协二等奖、新基建杯二等奖、新基建杯三等奖。
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纸上得来终觉浅,学习了那么多理论知识,刘忠桥还是觉得心里没底儿,“得出去看看才行”。他到往各兄弟公司、同行单位,调研考察BIM应用落地的优秀典型项目和BIM+系列的创新模式应用。不断实践,持续进步,长此以往刘忠桥在技术创效、可视化编程、新建造技术应用等领域都有自己的专长,并在这基础上积极组织各项技术攻关工作,为项目的质量、安全、降本增效起到了有力支撑。
未来·可期开拓创新
坐在电脑面前建造数字模型,时不时低头写写画画、抓耳挠腮想想算法和思路,作为一个典型的理工男,爱琢磨事儿也是刘忠桥的一大特点。他喜欢安静,能坐着安静地建造模型就让他感到开心,满足感也很容易获得,只要新的设计方案能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同,他就会感到无比幸福。
“我的理想就是做一名有价值的BIM工程师。信息化、数字化时代,如果不前进的话,人生就没意义了。”相对于一份工作来说,刘忠桥追求能够在工作中体现自己更多的价值,这需要他永远保持奔跑的状态,不断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他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。
开展技术创效工作以来,他共计挖掘可复制推广创效点35条,参与编制《技术创效案例汇编》、《设计创效指导手册》2本书籍;参与创新发明“一种解决机电综合管线排布的方法”,获得发明专利授权;编制Dynamo程序,对叠合板的数据进行自动提取,结合自行研发软件—“PCMES格式转换”,创新性打通了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数据到工厂生产的数据壁垒,有效减少损失,节约人力成本,大幅提升工作效率。2022年,刘忠桥还参加了第二届新基建杯智能建造专利赛组竞赛,获得行业专家一致认可,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,成功入选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重大工程委员会专家库。
2022年公司适应市场需求,打破地域限制,提出“三核”经营管理战略,刘忠桥成为了第一批分公司驻点人员。驻点期间,他与分公司同仁高效合作,在万科南北康项目重点开展了深化设计落地督查,为评审集团的深化设计样板打下了基础,并参与策划项目数字建造实施方案,实施17项应用点,全方位提升项目的质量、安全、进度管理,成功为项目节约成本,缩短工期,解决了项目利润低,标准高,履约难的问题,且在集团数字建造竞赛中,荣获二等奖,取得了集团内该条线奖项的突破。
始于热爱,基于实干,成于创新。刘忠桥把自己的一片真情融入到所热爱的中天事业中,并始终不忘平台赋能的力量,时至今日,也仍然骨子里有热血,眼睛里有光芒。参工八载初心不改,在BIM这条路上,他的每一步都走得都很稳,很踏实!